7月24日,由我校园艺园林学院田淑芬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葡萄优质生产及鲜贮运销绿色调控技术集成创新”项目顺利通过由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组织的成果鉴定,来自全国的相关领域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从116个引进葡萄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生产的新品种33个,提出优质安全生产及产期调控的全程提质增效技术,上市期达8个月。首次发现肉桂酸、苧酸甲酯等天然活性物质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控机制,开发了采前抗菌干预+采后生物保鲜新技术,解决了葡萄采后防腐保鲜中长期存在的腐烂、掉粒、品质劣变等问题,避免了传统利用二氧化硫防病对葡萄的污染。该项目集成创新了葡萄优质生产及采后保鲜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果实的采后腐烂率,维持了果实品质,使采后运销期的商品率提高到90%以上。
该成果是由天津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天津市设施农业研究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共同完成,针对长期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生产和采后流通的瓶颈问题,从葡萄品种引进筛选、产期调控、架型改造、肥水高效利用等栽培技术和果实病害采前采后双控双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与集成应用,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葡萄全产业链升级换代提供了整装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文字:科技处 孟玉环,园艺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