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始终将“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将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提升作为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中之重”。今年,我校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立项批复。为总结交流项目获批教师在科研工作和基金申报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推出“2021年国家基金项目立项经验谈系列报道”,激励全校师生向项目获批教师学习,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我校基础研究实力,推动科研事业发展,使我校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础科学学院张静静:坚持创新 厚积薄发 精益求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以检验一名科研人员的学术思想、学术判断、项目设计和研究方法能否获得同行专家的认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深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这次项目能够获得资助,归因于学校组织专家的精心指导、老师们经验的倾囊相授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本次获资助项目名称为“天然产物白叶藤碱及其衍生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研究”,立足于天然源抗植物病毒药物的研究,契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生态农药要求的高效植物病毒病防治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该项目是前期工作的延伸,工作以来,本人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3项,发表论文8篇,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前期工作的积累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是一个不断累积、长期坚持的过程,项目的获批得益于我在屡败屡战的过程中,认真研读专家的评审意见,深入分析未获批的原因;虚心向获批过项目的老师请教,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再塑、补充和完善。现总结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坚持创新。基础研究作为我国科技发展总体部署的重要方面,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主要渠道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是灵魂。因此,基金的选题要新颖、聚焦国际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其进行凝炼。同时,创新还要与自己的研究基础相契合,在熟悉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
厚积薄发。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需要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之前进行的每项研究,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为今天的收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反复地修改申请书,做到咬文嚼字,用词准确,既简明扼要,又恰如其分的表达项目的核心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研是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