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网站
 首页 | 部门概况 | 理论学习 | 科研平台 | 科技项目 | 合作交流 | 科技成果 | 专家团队 | 科技政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家团队>>专家风采>>正文
为农业装备插上科技翅膀--姜永成
2024-01-12 15:02     (点击: )

姜永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2000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能源动力分会、农机教育工作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机械分会委员,天津市轻工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工程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委员、《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副理事长、《农业工程技术》期刊编委;天津农学院农业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获评“2016黑龙江省高校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2017年度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优秀科研工作者、佳木斯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技术专家、2017年度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报国奖等荣誉称号。

从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科研23年来姜永成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20余项重大项目,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同时,他还拥有专利24项,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8篇论文。

教书育人培育“接地气”英才

他注重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开展了“项目教学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并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他对学生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将自己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生物质锅炉智能控制系统、温室互联网控制系统、种子干燥集成控制系统等多项成果实现了转化。他扎根津沽矢志科研,始终把农业生产和企业需求当做科研方向,坚持身处生产第一线开展研究,多项技术处于界内领先地位,为助推京津冀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开放共享淬炼“核动力”科研团队

姜永成高度重视科研团队打造一方面精准选定有限科研方向积聚力量培育高水平成果另一方面设计合作共赢发展模式“互不竞争前后衔接”为原则根据研究方向任务和团队成员科研能力合理分配团队成员任务方向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标书撰写财务管理工程技术开放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论文翻译润色文创设计等均有相关资深专家领衔此外鼓励支持团队成员牵头带领小团队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科研任务经费成果根据贡献度共享团队成立2年以来已在生物能源智能装备中草药智慧种植技术与装备贝类养殖智能装备三个方向形成稳定科研方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校7个学院共计27获批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北省博山农场项目黑龙江省揭榜挂帅项目山东省重大攻关项目各1合计获批科研经费接近2000万元

聚焦工控打造“智能型”科技成果

他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大田作物高效植保装备智能化提升及应用示范”及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自主行走施药施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的主持人,姜永成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领先的高地隙、长臂展、三维喷雾、自主导航的智慧型自走式喷雾机,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质量;姜永成教授主持的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关乎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在项目中,姜永成率领团队克服了众多技术难题,提出了一套高效可行的管理系统,使生物质燃料锅炉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主持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木耳智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木耳栽培过程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木耳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项目中,姜永成深入研究木耳生长的关键环节,结合物联网技术开发了智能栽培系统,为木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他在中铁隧道局集团科研项目“盾构机电控系统检测试验台”中担任主持人,致力于改进地下隧道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项目中,姜永成与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工程试验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方案,为盾构机施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永成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为农业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自己的学术成就和榜样力量,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农学院科技处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2379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