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网站
 首页 | 部门概况 | 理论学习 | 科研平台 | 科技项目 | 合作交流 | 科技成果 | 专家团队 | 科技政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家团队>>专家风采>>正文
智慧农业先行者--王繁珍
2024-04-17 15:18     (点击: )

王繁珍,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农业工程学科带头人,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研发团队带头人,现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高等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技帮扶特派员、天津市劳动教育专家,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主要在农业信息化、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6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2022)二等奖1项、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1年、2023年两次入选青海省三区科技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

从教27年以来,王繁珍教授一直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职业驱动力,立德树人,潜心教学,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主动承担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等课程,将专业课教学延伸至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等方向。他关心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他以负责人身份带领农业物联网工程教学团队申报并成功获批2022年天津市级教学团队。长期的坚持,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先后荣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奖(2022)二等奖等奖项。

加强科学研究,赋能智慧农业

王繁珍教授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校农业工程学科带头人,还作为带头人组建了我校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研发团队,目前主要在农业信息化、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以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赋能智慧农业。目前正在承担相关科研项目4项,分别是保定市博士农场项目《安国智慧药博园博士农场》、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安国优势中草药病虫害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黄南州绿色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和黑龙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化分布式清洁高效秸秆锅炉系统研发》。

保定市博士农场项目《安国智慧药博园博士农场》,以八种典型中药材智慧种植模式构建为目标,集聚农艺、生物药肥、工程装备、信息化博士专家,精准研发、精准服务,优势互补,助力成果转化、提升安国道地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园区周边中药种植户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种植,形成智慧高效中药种植产业发展模式,协同带动农户创收,推动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安国优势中草药病虫害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主要开展下列工作:中草药病虫害智能识别算法研究,实现对中草药病虫害的快速准确诊断,解决人工诊断方式所存在的主观性强、实时性差问题;中草药病虫害预测方法研究,实现对中草药病虫害的早期准确预警,为病虫害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中草药病虫害智能化云监测系统及移动客户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黄南州绿色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开展了相关的智慧农业工作如下:引进精准灌溉施肥技术,将环境监测、自动灌溉施肥进行整合,结合云平台、物联网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灌溉施肥技术,解决当前灌溉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牦牛溯源平台,对牦牛养殖阶段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全程获取和溯源,并使用二维码技术对溯源数据进行封装保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溯源二维码读取牦牛溯源数据,实现相关数据的安全可靠;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牦牛基本行为识别方法研究,有效提升牦牛养殖效率和生产性能,同时对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化分布式清洁高效秸秆锅炉系统研发》,聚焦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高能效、高环保核心目标,围绕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理数据库、锅炉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体系、生物质锅炉数字化设计平台、锅炉数字孪生系统、新型高效生态智能锅炉整机研制与应用等5大攻关内容开展研究工作,实现技术装备智能化、产业化、绿色化,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系统技术水平和产业赋能能力,助力黑龙江省生物经济发展及“双碳”目标的快速实现。

情系“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科技帮扶,助农兴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19年以来,王繁珍教授先后前往蓟州区、宝坻区、宁河区、滨海新区等涉农区县的相关种植企业、养殖企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业信息化需求调研工作,并针对各企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方案。

此外,他还积极主动对接天津对口支援的青海省黄南州,先后4次前往青海省黄南州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调研了青海恒泽农业有限公司、青海圣航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县兰龙生态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顺兴和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青海隆务庄农畜产品有限公司、格啦啦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技术需求,就企业提出的葡萄及芦笋种植管理、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和畜牧信息化养殖技术、黄果梨深加工、中草药材加工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现场指导,研究可行的科技帮扶方案。

目前正在开展黄南州绿色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帮助引进葡萄果蔬新品种、引进葡萄果蔬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培育与打造葡萄果蔬品牌等形式,推进黄南州牦牛、葡萄果蔬等绿色农牧业产业优质发展和产业信息化水平;通过举办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发布“津青相助”科技推广公众号等形式,培训芦笋种植、葡萄种植、牦牛养殖等相关技术人员,提升当地农牧人员的技术能力;通过召开线上研讨会、项目现场推动会等形式,将科技帮扶工作落实到实处。

为进一步加快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培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天津市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王繁珍教授作为天津市2022年头雁培育项目教务组组长,锚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带领团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安排。提出“以学员为本”的理念,量身定制培育模块内容和培训方式,构建“两结合一突出”的培育课程体系,即“强化基础与专业相结合、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实施极大促进了天津乡村产业振兴和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项目得到了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日头条、农业部头雁官微等多家媒体跟踪采访和宣传报导。在农业农村部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全国第4名。

创新劳动教育、助力五育并举

20203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同年715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提出,要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

王繁珍教授作为天津市劳动教育专家,围绕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一次学农,影响一生”的劳动教育理念,积极统筹学校农科教学、科研、实训场地等资源优势,组建劳动教育专家团队,构建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与文化“五大模块”的天农耕读特色学农课程体系。作为编委会主任,统编《劳动教育实践手册》、《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比赛方案》等教材5部。劳动教育成果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劳动教育成效得到央视《朝闻天下》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农学院科技处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2379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