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网站
 首页 | 部门概况 | 理论学习 | 科研平台 | 科技项目 | 合作交流 | 科技成果 | 专家团队 | 科技政策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家团队>>专家风采>>正文
农田中的节水专家--杨路华
2024-04-26 15:34     (点击: )

杨路华,男,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水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农业水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雨水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灌溉排水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节水灌溉》等核心期刊编委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专家。先后获评“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天津农学院优秀教师”天津农学院脱贫攻坚和科技帮扶先进个人”“天津市结对帮扶困难村优秀驻村工作组”(组长)。

潜心教育事业,甘作一支蜡烛,照亮大学生前行的路

杨路华从事高校教育工作28年,初心不改,潜心育人,立德树人,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甘做教育事业的一支蜡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1995年从教以来,承担过《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及泵站》《水利工程经济》《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十多门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共指导了2名博士,46名硕士,给2640余名本科生上过课。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备课,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关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门课每一个学生。寒假疫情突袭,及时给未离校学生送去生活日用品,做好学生心理安抚,让学生安心留校学习。指导的本科生作品获2022年第三届“华维杯”全国大学生水利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研究生“一种微灌产品流量自动化量测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指导的研究生邸志刚硕士论文获天津市2021年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实践,主持或参加教学改革课题10余项,主持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滨海都市外向经济的水利类应用型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面向工程专业认证与新工科要求的农业院校水利类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天津农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教改论文10篇。

投身科研,节水中书写大文章

长期从事农业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保护、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研究,参加全国水利普查灌区技术工作、西南五省(市)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工作等,主编全国水利行业培训教材。

主持完成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白洋淀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强度与水环境影响机理研究》、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攻关项目的子项目《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山前平原土壤水资源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等项目12项目前正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主要作物限水优产高效灌溉制度与水效提升技术。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一级奖6项。

在《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water》、《Agriculture》等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91篇,SCI、EI等索引17篇。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水利工程英语》、高等学校“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地下水利用》等教材6部。《地下水利用》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优秀奖。

服务社会爱农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部署,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7年8月,天津市启动了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杨路华积极响应党的召唤,主动请缨,被天津农学院党委选派任帮扶工作组组长,带领工作组,入驻宁河区苗庄镇中于飞村、后刘瘸村开展结对帮扶。

年多来,杨路华走进各家各户、踏遍田间地头,为村民引来了专家和技术,开展果树剪枝、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发了“祥泰全福”电商销售平台,给村里优良的稻米和瓜果打开了销路。争取学校拨付专项经费140万元,新建两个3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困难村建成了文明村、平安村、幸福村“三全四美五均等”73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形成了长效帮扶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杨路华带领的工作组2021年荣获天津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天津市结对帮扶困难村优秀驻村工作组”称号,“天津农学院脱贫攻坚和科技帮扶先进集体”,个人荣获“天津农学院脱贫攻坚和科技帮扶先进个人”。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农学院科技处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23792176